外贸分享:询盘回复的三重博弈

作者:海运费查询 发布时间:2017-05-11 阅读量:0

做业务员的时候,碰到客户说No,总会心慌慌,喜欢问前辈。若是不同前辈给的不同意见,自己更是没了主见。做了几年的外销总监,更倾向于透过现象看本质,拎出主线。双方博弈,如同打牌,每一张牌怎么打固然重要,思路更重要,就是我们常说的“这局牌要怎么打”,思路清楚了,博弈沟通过程自然清清爽爽,甚至客户后面的很多反应或变卦我们都能准确预测。下面我用最近的一个订单过程来跟大家分享邮件谈判中的心理博弈。



貌似无惊无险的订单




某天,一个半年多没联系的客户发来询盘要某产品,笔者经过一番搜寻,总算找到了还有此产品库存的工厂,更让笔者喜出望外的是,该工厂之前通过另一家外贸公司给客户供过同样的货,工厂对客户的质量要求知根知底,工厂在价格上的支持也让笔者信心倍增。笔者根据工厂的提议拟好邮件,复议了包装方式并核算好了价格连同产品图一并发给客户,邮件中不着痕迹地用惯用催单心理暗示,暗示客户“货源紧张,别的客户也在等货”。


客户很快回了邮件,并未对价格和推荐包装表示异议,只是问是否可以接受到货验收后30天付款。与工厂商议后,笔者告知客户我们可以接受100% 的DP at sight,且这是我们与老客户才做的付款方式。邮件发送后,客户并未提出异议,只是说会尽快给回复。


开头进行得如此顺利,不禁让笔者大喜过望,笔者根据经验判断,在缺货的情况下报价之后客户不纠缠价格直接进入支付方式商谈的,离订单基本就八九不离十了,于是笔者满心喜悦等待客户的好消息传来。


报价时有意埋下伏笔:鉴于客户比价杀价的心理和对包装复议结果的不确定性,笔者出于多年业务习惯,本能地在核算价格时除了正常的佣金外又多加了一部分弹性价格,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价格上的优势,但考虑到客户也有做生不如做熟的依赖心态,所以笔者思忖最终价格能落在客户可承受的心理范围内。


对方未对敏感因素提出异议,本能担忧:一般来说在质量能满足的情况下,价格和支付账期是买卖双方厮杀的两个关键点,但是客户在这两个点上并未给出复议,让人有种幸福来得太快的不安。



第一轮博弈 / 价格



满心期待了几天之后,客户的邮件在某日清晨六点如约而至,笔者迫不及待的打开邮件,期待中的合同没有看到,客户的一句“The pricing will not work for us. Please, use it for your other customer.”将笔者浇了个透心凉。在经过短暂纠结后,笔者稳定心神,对所报价格在横纵向上简要分析了下,快速回复邮件:I know the price varies much from the one we supplied in August. It is because that a. Last load was the stock of 2016. Raw material for 2017 increased a lot than 2016;(实事求是分析价格差异)b. as we knew your quality, I quote you the price with variety , whose quality is the best in all varieties from China due to .(向客户明确给他的产品品种是最好的品种)I hope to have this chance to cooperate with you and I would like to do my best to make it happen. If possible, you can tell me your idea on target price. Then I can think what I can do to approach.( 有技巧合理地向客户了解目标价,明确努力方向)


2小时后客户回信说出了CFR目标价格,笔者一看乐了,按照之前笔者报出去的FOB价格,客户的这个CFR价格完全可以操作。看到希望的笔者趁热打铁快速告知客户此价格可做。很快客户邮件回复过来,价格OK了,但是随之抛出一个要求,他坚持原包装必须带托盘。与工厂复议了下价格,发现单位成本要增加45美元,且这种情况下也无提价的可能,于是我们决定自行消化。笔者故意等了一天,给客户发邮告知“我们会按照他的要求进行操作,当然我们成本的增加,为他所做的利益牺牲也是必须的”等极为楚楚动人的口吻向客户表明,同时在信末又轻描淡写的带了一句我们所能接受的付款方式。客户很快又回复邮件说商议后尽快给我们消息,曙光出现。


价格厮杀中的博弈:在这一轮,买卖双方回归到关键的价格博弈中,各有输赢。从笔者方面来讲,价格的博弈中有两点值得关注,一是供应商的价格在横向对比中无太大优势时,切忌以同行对比的方式去说服客户,可采用纵向对比的客观因素去引导,这样不易引起客户反感;二是一定要反复加强“做熟不做生”的心理暗示,让客户自然提高对你的价格心理预期。从客户方面来看,利用供应商迫切希望成单的心理,以横向对比价格为暗示迫使卖方就范,也是个屡试不爽的招,笔者自认了那多出45美金的费用也是正中了此招。


当然各位看官也不用太过为笔者唏嘘,还记得上面说的那个伏笔吗?不管是称之职业素养也好,第六感也好,笔者当时多加的那部分价格已经为多出的45美元成本留下了相当大的空间,所以实际上对笔者的心理预期收益并无多大影响。



第二轮博弈 / 质量还是其他?



客户很快邮件过来了,一看果然又被拒了(笔者真佩服自己的预感),理由是“Our president did not like the quality of the product. The color does not look homogenous. Sorry, we will not be able to move forward with your offer.”这一次的打击让笔者淡定多了,仔细分析后觉得照片中产品的颜色确实是不太好看,但照片发过去已经一个多星期了,为何客户之前不说,现在却以此为由拒之呢?笔者分析字面背后原因就是付款方式,图片重拍容易,但是100% DP at sight 的付款方式是工厂给笔者的底限,怎么能把客户再拉回来,并让他放松付款方式的预期要求?


经过一番思量,笔者决定给客户下个猛药。窗户纸没捅开,就曲线救单,顺着客户的话继续拿质量说事吧。笔者让工厂重新拍了照发出了让客户再度回心转意的关键邮件。邮件中笔者给客户解释了为什么今年没有推荐去年客户买的B种类产品,是因为2016年B种类产品的产区虫害严重,质量不好控制,所以A产品是权衡之后给他推荐的最好的选择。


2小时后客户的邮件回复过来,果然放弃质量理由直奔付款方式:The pictures look better, and I just have one more question about the term. You mention 100% DP sight, meaning 100% after receiving the Final BOL and upon payment you will convert to“ Express Release”. Would you do 75% payment upon receiving 10+2 form. Then, we will pay 25% upon it arrives at the warehouse, and we will immediately inspect it.


客户再次被拽回,隐藏在后面的付款方式博弈浮出水面,而且客户已经放松对付款方式的要求,质量这剂药下对了,曙光出现了。


有的时候,我们要学会read between lines,就是中文说的“读出弦外之音”。有时候客户跟你说的,不一定是真正背后的原因。我们要学会根据自己的业务经验,逻辑分析,方能找到真正触动客户的那根弦。高手不直接捅破窗户纸,顺着对方的话说,正确引导,对方终究会回到他关心的轨道上。只有双方轨道合并,才有可能move on。



第三轮博弈 / 付款



当客户主动商议付款方式并自己放松要求时,一般而言意味着买家在心里已经认可了卖方的付款方式,抓住这个心理,这时只要卖方找出让对方信服的理由或借口,一般客户就从了。于是笔者在礼貌性地表示收到邮件后,过了一日给客户就付款方式做了最后说明。以自己需要收回生产资金为理由,既合情合理,也让客户不好意思再坚持。

注:本站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侵犯到您的权益,请及时联系我们 ,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,谢谢合作!
来源:互联网
标签:
海量运价 覆盖全球

海运费查询覆盖全球90%港口

专业人员 诚信服务

平均3年以上海运拼箱专业客服

货物出口 一站式解决

24小时随时随地操作在线操作

平安承保 安全放心

提供海运一切险服务,让您无后顾之优

打造全球最实惠的拼箱运价

海运费查询电话 135-3388-0668
  • 业务咨询
  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  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  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  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  • 操作跟单
  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海运费查询在线客服